大約在七月,爸爸媽媽就開始整地,剝花生仁準備種花生,,經過三個多月的照顧,歷經數次灌溉,施肥,除草,到了十一月初,花生終於可以採收了,今年因為八八風災花生田普遍收成不好,可是當你們知道花生的價格時,你們一定會很驚訝,那為什麼要種田?這樣一畝花生田(1500坪,約一個足球場)即使豐收才能賣到六萬元的毛額,期間還要扣除整地,播種,採收的機械工錢,肥料,農藥,等等約3萬5的材料成本,兩位資深農夫的酬勞是25000元的工錢,如以月計算是一人一個月4100元(自己出地,出資,出工,還要冒著風災雨災沒有收成的風險,工資每個月不到5000元,根本談不到有利潤)
就這樣的低收入,他們數十年一直堅守著土地,每年一樣種花生,直到八年前才被粘巴達發現(村人只知花生用烘培的收益會好一點,但好吃歸好吃,並沒有肯定其價值!)這一個驚人的秘密,原來我們家的花生經過烘培之後是如此恐怖的好吃,花生油是如此香濃的感動再感動,於是我興奮地開始幫爸爸媽媽賣花生和花生油, 除了是為爸ˋ媽這些農民和土地爭一口氣,也是把花生的這種原味感動傳出去,我想花生們也會很感動的,有人這樣看見他們,這樣欣賞土豆在土地上的奮戰!
回家,簡單的拍下這阿月執行長和粘董與一百萬顆花生的這一齣劇碼!
;
花生採收(第一次撿花生),
今年採收100萬顆(第一次撿花生,現在有機器也要人工)
史上罕見的強投,舉世無匹單季就撿出一百萬顆次花生的阿月執行長
清除花生梗(第二次撿花生),
花生梗要一顆一顆的去除,一百萬次你能想像嗎?用阿嬤的手!
曝土豆
阿月執行長先將花生鋪平再弄成一股一股,腳功和手工要很厲害,否則花生會踩破
天氣好要曬五到六天才會乾,這次遇到雨天,花了兩星期才曬乾
清潔花生(第三次撿花生,沒有拍到)
曬乾了,花生身上有沙子,有許多小粒或不好的花生,阿嬤要用一台超大電風扇
一邊吹一邊撿除那些不好的,此時花生約剩下70萬顆
花生裝包
將曬好的花生用袋子一包一包的裝好,一包約50台斤(1萬5000顆)
阿公再把他們縫起來,一起抬進穀倉!
烘培前撿花生 (第四次撿花生)
阿月執行要一顆一顆的撿出適合烘培的大花生,小花生則可以來壓花生油
傳統的花生工廠,花生送進去烘培之後,老闆憑經驗判斷是否已烘培好!


烘培好很燙的花生要先在涼爽的地方休息一下,同時去的農民一起對花生品頭論足一番,大家都說我們家的花生真飽仁!
烘培後撿花生(第五次撿花生),
包裝前要再撿一遍(因為烘培過程花生滾動有些會破掉,還滿多的,所以包裝前阿嬤要再撿一遍!,這張沒拍到)
邊包裝邊撿花生(第六次撿花生),在包裝時仍會發現一些破的花生需撿起來!
經過阿月執行長日以繼夜撿六遍歷經一百萬顆次終於完成一包一包的粘家原味花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