親愛的各位,

最近電影[海角七號]掀起共同的話題,在談論之間帶來歡笑,但各位不知有否發現,在五年級生以上年紀的大人聚在一起

談起童年時光常常都笑到眼睛閃爍著淚光,大夥爭相講述停不下來!,這段經驗讓我不斷思索終於寫下這篇...... 粘巴達



台灣兒童史上的黃金歲月(1)

五年級的孩子

從2004年開始試辦粘巴達假日學校(這所帶領孩子學習1970年代遊戲經驗為主的學校)2008年春,有

一次的演講我突然發現,在1970年代前後兒童的遊戲經驗,約20年的期間可能是台灣兒童史上的黃金歲月

, 為什麼這樣想呢?

因為1970年代台灣社會已經有一些經濟基礎,大部分孩子已不用窮到要去當童工,當時的父母大都很忙沒時

間管小孩,車輛不多,到處是深邃的樹林和清澈的溝渠,豐富的生態提供野外探索冒險的溫床,社區還很安全,

可以讓孩子自由奔跑,三合院的大埕,廟口,柑仔店的廣場都提供很優異的遊戲空間,加上補習考試電視尚未

影響孩子的作息,於是整村的孩子每天都可以在一起玩,這種每天和同伴的玩耍冒險,開創了一個非常難得

的兒童黃金時期,在寬闊的溪邊自己學會游泳,在放牛發現動物的各種習性,在四層樓高的樹梢抓鳥窩,在大

埕的遊戲中發現自己和人性,許多孩子是小一到小六整整玩了2000場以上(比洋基隊還多),就知識經驗的

獲取,這個時期的孩子幾乎都是以第一手經驗在獲取,成果非常可觀甚至到驚人的地步!



在學習的精神及型態早就是充分的自主學習每天進行著角落教學和主題教學上,過了這個時期,好

看的電視來了,車輛增加,補習蔓延到一般家庭,1980年代以後的種種轉變才慢慢的結束了這一個台灣兒童

黃金歲月!

就如同中國歷史上西元前300年前後150年間春秋戰國諸子百家所創造的一個文化多元思考黃金

時期一般,過了這時期間,才發現那個時期是一個文化的高峰現象?這個發現讓我很驚訝!如果是真的,那這

個1970年的兒童遊戲經驗對了解兒童就很重要,因為我們從其中發現孩子原來可以到達這樣的能耐,一群

孩子每日在街頭巷尾廟口大埕柑仔店玩耍可以創造這樣豐富的遊戲文化,在那樣的時空背景孩子可以創造

出那樣多的精彩故事,這是一個極有價值的時期,可以提供許多兒童行為處理解決的經驗,各種千奇百怪的

經驗故事也會提供我們許多創作的題材甚至目前已經長大成人的五年級生再回頭去看這段經歷,提供自己

往後人生何種意義和價值對孩子或教育的思索可能會開展某種意義!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粘巴達假日學校 的頭像
    粘巴達假日學校

    粘巴達假日學校

    粘巴達假日學校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